绣龙描凤传“非遗”神韵 善作善成展戏曲风采 —— 北京绣珑坊剧装工作室的青春追梦之路

来源: 百度新闻

刺绣艺术是我国民间优秀传统手工艺之一,已有二三千年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努力,我国的刺绣工艺得到了不断发展,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流传至今形成了以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代表的四大名绣。除此之外,还有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刺绣,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中,京绣以其细腻的针法、华丽的色彩闻名于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图)

(一)百年非遗行业 注入青春涓流

绣珑坊工作室盘金绣工艺

京绣继承了宫廷绣的技法和风格,在历史上曾用于制作帝王、官员的朝服、礼服。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则广泛应用于戏曲舞台的剧装、台帘、桌帏椅帔的制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装刺绣工艺,装点着戏曲舞台数百年的繁华景象,剧装制作同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装工艺的命运同戏曲艺术兴衰息息相关。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戏曲剧装界逐渐出现了生产规模萎缩、技术工人锐减、商品种类单一、工艺水平下滑等一系列问题。2018年,首家由青年剧装学者们发起的剧装研发组织——绣珑坊剧装工作室在北京成立。此后,剧装界犹如注入一股清流,上述问题才逐渐有所改观。

绣珑坊剧装工作室旨在“传承优秀剧装工艺,弘扬戏曲剧装艺术”。成立以来,工作室遍访京城剧装制作、剧装管理等领域专家,精研剧装的原料、设计、刺绣等工艺,五载艰辛、筚路蓝缕,绣珑坊形成了团队实力雄厚、产品制作考究、服务范围宽广、品牌特色鲜明的特点,承袭了正宗京派剧装工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渊源。其品牌效应堪称独树一帜、有口皆碑!

五年来绣珑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发展过程,尤其在三年疫情的考验之后,仍然屹立于首都剧装界,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二)继承传统风骨 弘扬京朝审美

绣珑坊复制的梅派女蟒(手捻金线绣)

挖掘、继承京剧剧装艺术的优良传统,是绣珑坊持续不断地追求。五年来,绣珑坊在剧装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坚持使用最传统的标准,严格规范剧装的样式、配色,确保了剧装在工艺细节和审美格调上坚持中正平和、端方大气的京朝派风格。

绣珑坊复制的谭派红龙箭衣(手捻金线绣)

绣珑坊成立之初即认识到京剧剧装艺术同京剧表演艺术的审美应是相统一的,十分重视对京剧表演流派的特色剧装的研制。五年来绣珑坊的足迹遍布各大博物馆、展馆,不断学习、积累,中国戏曲学院服饰展、马连良服饰展、国家京剧院服饰展、梅兰芳艺术人生展都为绣珑坊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叶派皎月银边花褶子

绣珑坊根据各京剧流派剧装的标准数据,高水平地复制了梅派的凤蟒、宫装,谭派的红蟒、红龙箭衣、黑马褂,马派的马褂、官衣、太阳蟒,裘派的一笔虎开氅,袁派的官衣、蓝蟒,叶派的红帔、蓝褶子等等剧装,得到了流派传人的高度认可,使各流派精品剧装又得以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研发核心技艺 赓续非遗文化

绣珑坊绣工展示京绣中的绒绣工艺

绣珑坊成立以来,一直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提升上。有了核心技术,品牌才会有生命力。因此,绣珑坊的师傅个个都身怀绝技,其中还汇集了北京剧装界老前辈尹元贞、陈增斌的传人,强大的技术团队确保了绣珑坊剧装的优秀品质。五年来,绣珑坊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绣娘,她们无论绒绣还是盘金水平,在当今堪称首屈一指,华美剧装的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她们的青春和智慧。在绣珑坊的努力下,剧装的绣法达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峰水准。

袁派狮子蟒绣片

绣珑坊还致力于剧装原材料的研发,成功研制出多种暗纹面料,使马派的改良红官衣、蒯彻蟒、《赵氏孤儿》“说破”一场的褶子重现舞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绣珑坊研发、恢复了在剧装界濒临失传的“手捻金线”,对于剧装品质的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手捻金线对于剧装的质量至关重要,用手捻金线制作的剧装平整熨帖、光泽柔和、历久弥新。1957年北方昆曲剧院建院之初,周恩来总理从国库中特批28两黄金,制成手捻金线,由苏州绣娘手工绣制出蟒、靠等传统戏服。历经六十余年,这些用手捻金线制作的剧装,在舞台上依旧光彩夺目,可见手捻金线的独特魅力。

绣珑坊与南京金线厂合作生产的手捻金线

但是近三十年来,为了压缩成本,剧装界出现了机制金线、塑料金线,手捻金线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剧装品质的急剧下滑,因为塑料金线质地粗糙、光泽刺眼,无法同手捻金线相比拟。高品质剧装生产只能依赖有限的库存老金线,甚至使用日本金线代替。绣珑坊深感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为保存手捻金线这一宝贵民族工艺,多次派技术人员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调研,以绣珑坊所收藏上世纪50年代制作的老金线为标本研究分析,走访老艺人,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恢复了手捻金线的往日荣光。绣珑坊的这一壮举不仅得到了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高度认可,也在剧装界造成轰动效应,使手捻金线重新回归到大家的视线之中。

金线厂的贺电

(对于绣珑坊研发手捻金线的肯定)

绣珑坊一直视剧装工艺为非遗珍宝,认为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刺绣中所蕴涵的艺术灵性和气韵仍然是机绣无法呈现的,剧装艺术的传承同样关键在人,必须关注绣娘群体的生存现状,因此多年来下大气力培养、保护绣娘群体。与此同时,绣珑坊还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剧装文化,利用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年轻人建立链接,交流互动,吸引了一批热爱传统工艺的年轻同好。2022年曾受北京电视台之邀,参加了《最美中轴线》节目录制,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面向社会公众普及京绣知识,宣传剧装文化。

(四)服务名家新秀 甘做梨园“嫁衣”

绣珑坊聚集了一批热爱传统剧装的年轻人,他们有朝气、有活力,对传统知敬畏,对未来有梦想。五年来,他们积极开拓市场,同全国各大京剧院团都建立了业务往来,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京剧院、吉林京剧院以及中央戏剧学院等都同绣珑坊开展了合作。绣珑坊还为杜镇杰、张慧芳、赵永伟、倪茂才、李孟嘉、谭筱羽、张凯、高红梅、陈艺心、沙浩等众多京剧名家新秀制作了精良的剧装,并为曲艺名家郭德纲制作了一系列私房剧装,五年来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业绩效益蒸蒸日上!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翟惠生致辞

(摄影:孙觉非)

绣珑坊中的年轻人不仅热爱剧装,更加热爱京剧艺术,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剧装,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振兴助一臂之力。近日,绣珑坊迎来了五周岁生日,文化界、京剧界众多领导与老中青三代京剧人——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先生携夫人杨鲁明女士,北京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刘耀春先生携夫人、裘盛戎大师的长女裘红女士,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杜镇杰先生,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花脸名家舒桐先生,北京京剧院花脸名家韩巨明先生,北京京剧院武生名家李孟嘉先生,北京京剧院青年老生名家谭筱羽女士,北京京剧院青年老生名家张凯先生,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旦角演员尤雅莹女士,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小生演员周晓盟先生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新闻媒体被绣珑坊青年人的执着和坚守所感动,被他们的热情和真挚所吸引,欢聚一堂,对绣珑坊五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舞美师彭仲林先生在贺电中对绣珑坊寄予了厚望:“我祝福绣珑坊工作室越办越好,在创造精品服饰艺术的同时,广泛吸取国粹艺术精华,提高自己的修养及修为,多出好作品、好行头,为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梨园名家、同仁的行头艺术锦上添花、大放异彩,为戏曲服饰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而继续努力。”

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于万增

(摄影:孙觉非)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翟惠生先生在祝贺现场以“文化京剧、京剧文化,生活京剧、京剧生活”为切入点,强调了艺术、文化、生活三者的紧密关系,希望绣珑坊能够将剧装做成文化,融入生活。西城区文化顾问、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许立仁先生赠送《松鹰图》、舒桐先生手书“绣珑坊”三字相赠、书法家李新永先生赠送墨宝“绣珑描凤”、张凯先生画《老来红》一幅赠予绣珑坊表示祝贺。新闻、外交界的票友们也到场用精彩的京剧唱段表示祝贺。

(摄影:孙觉非)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批热爱优秀传统、拥有文化自信的年轻人,绣珑坊的年轻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正所谓: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祟成泰华岑。他们今天对于剧装的坚守,将成为明天一片文化的绿洲。

作者 | 夏源 申子尧

原标题:《绣龙描凤传“非遗”神韵 善作善成展戏曲风采 —— 北京绣珑坊剧装工作室的青春追梦之路》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