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大亚湾畔的建筑博物馆探秘|全球焦点

来源: 羊城派

策划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锦强 


(相关资料图)

图/王小虎 吴锦鹏 通讯员 周婷婷

位于惠州大亚湾澳头镇的妈庙村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保存了不少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从渔家石头屋、清代内陆客家围屋到民国碉楼,中西建筑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被誉为“大亚湾畔的建筑博物馆”,也曾被当地村民称为“小香港”。

数百年来,与海为邻的妈庙村先人,凭着冒险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了盛极一时的妈庙盐业,也在海外闯荡后衣锦还乡,建起风格各异的碉楼。现今,当地大力传承、保护和挖掘妈庙村古建筑文化,计划将妈庙村打造成历史文旅示范村。

走访 中西建筑文化相映生辉

从惠州市区驱车南下,一个小时便能抵达妈庙村。穿过熙来攘往的乡村集市后,沿着村道越往里走越宁静。俯瞰妈庙村,它处于现代高楼大厦“包围”中,也被南面的小溪与北面宽几十米的河流环抱着,村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村道纵横交叉,古建筑错落有致,在闹市中独处一方幽静,不仅显得和谐统一,也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漫步村中,街巷间行人寥寥,偶尔听到村道两侧房屋里传来的闲聊声。顺着村民指引的方向,记者来到村里最古老的“四和堂”石屋前。因长久无人居住,屋顶被藤蔓缠绕,屋内长满浓密的杂草,越发显得古朴,但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宽敞大气。村民相传,300多年前,福建李氏家族南迁于此,捕鱼为生,为抵御海风而兴建石屋,后在精心保护下,才得以保存。

拐进村道的狭巷,便可看到洋气的碉楼“李竹林堂”,该楼高两层,一楼立有四根罗马式圆柱,二楼骑楼过道正侧三面共设有七个拱形孔门。屋顶上大大的“李”字格外显眼,下方是“竹林堂”三字,周边的浮雕设计精致,屋顶左侧落款处“民国 廿二年秋月建”依稀可见。目前,整栋建筑已经破败,但当年的气派、豪华之感仍扑面而来。73岁的村民李渊明告诉记者,“李竹林堂”是当时村里的聚会场所,供外地闯荡返乡的村民交流、活动。

村中体量最大的碉楼为“存卢楼”,该楼由两座风格各异的三层建筑组成,右侧为传统客家式的三层碉楼,左侧为西式的三层洋楼,采用进口钢筋和罗马式圆柱修建,每层建有走廊、设有浴室,楼顶上还有穹顶式的休闲亭。“曾听村中百岁老人说,该楼建于1931年。”70岁的村民蔡广通说,据传屋主当年还曾雇请水夫取水至楼顶的水池中,再流经各浴室。

沿着巷子往深处走,一栋四层高的碉楼出现在眼前,楼体外的“李番鬼英”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李英曾在美国闯荡,每当外国人欺压华人时,就挺身而出与之争斗,华人纷纷称其为“番(反)鬼”,其孙李文协为纪念他特意而作。

如今,许多房屋主人远在他乡,碉楼大多无人居住,只能任由斑驳的墙体诉说昔日的辉煌与故事,所幸建筑群整体架构基本保留。

溯源 以渔盐之利辉煌一时

古时,妈庙村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待海水退去后,苏氏一族率先迁徙至此开基立业,随后何、李、吴、蔡、张等姓氏村民陆续来此安家、繁衍。

据《苏氏族谱》记载,明朝年间,苏氏祖公应启由福建漳州府绍安县迁徙到淡水墟,在妈庙岭顶头建房筑屋,后担心海水涨潮而退出。“二世祖壮年有远见之明,视渔盐之属易成斯乐土之迁,立志故复移居妈庙岭顶头开基创业。”至苏氏五世(清代中期),随着海上捕鱼人口的增加,开始向外迁徙分支。苏氏祠堂的门口对联“近擒石虎,远握银瓶”,也展现出苏氏家族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史料记载,自古以来,大亚湾澳头的海盐和渔业十分发达,妈庙村有许多盐仓,村民们靠经营盐业打造了富甲一方的村落。《惠州市志》记载,在宋代,归善县(惠阳)境内已有盐场,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澳头、稔山等地。《淡水史话》第四辑也记载:“淡水地区的盐田东从盐灶背起,西至坝岗盐灶止,在60多公里海岸线上星罗棋布,霞涌、黄鱼涌、妈庙、大冲等都建有盐田。”

“祖上曾是渔民,听说以前村里以渔业、盐业为生,因海上行船捕鱼得不到安全保障,村民逐渐转为陆上耙盐耕地。”蔡广通介绍,当时妈庙村的虎爪盐埠头有众多盐仓,还有造船坊,是附近一带的盐业集散地,商贾云集,带动了其他行业的产生和兴旺,因此盐埠头一带店铺林立。李渊明的《家族史》记载,“澳头乡靠海边的村民用海水生产盐,所生产的盐从澳头霞冲用船通过渡头河运至靠近妈庙村的盐埠头,用人工将盐挑上盐仓,以后又用人工将盐以肩挑或用独轮车推到淡水转销售到各地。”

常年海上行船捕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铸就了妈庙人敢于冒险拼搏的精神;而盐仓、盐埠头的存在,不仅让妈庙村盛极一时,还拓宽了妈庙人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因渔业和盐业逐渐没落,自上世纪初开始,妈庙村许多年轻人纷纷乘坐三桅船到香港,再经香港到世界各地去闯荡谋生。

“当时很穷,大多数村民初中毕业后就前往香港、美国等地闯荡。”李渊明说。“以前香港生活好,村中大多数人很向往。爷爷作为船员,也将父亲几人带到香港生活。”蔡广通告诉记者,旧时的村民勇于冒险,好多人外出闯荡。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在海外闯荡的村民衣锦还乡,盖起了碉楼,并为碉楼起了别有韵味的名字。“还是孩童时,村里经常有香港客人,那时澳头公社和霞涌公社的外汇,我们村占二分之一。”蔡广通说,因为碉楼和有钱人多,妈庙被当地人称为“小香港”,还有“金戒指多过黄鱼涌的门脚嵌”的说法。

盘活 古村复苏焕发新活力

时过境迁,随着时代发展,“钢筋混凝土”的高楼住宅在城市中“拔起”,妈庙村成为典型的城中村。碉楼后人的搬离,使得本就老旧的碉楼渐渐失去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村中一座百年老式骑楼经画家李子行修复后,变身成为“惠州大亚湾区当代油画院”。“李子行在村中‘偶遇’了这座保存完整的老式骑楼,经多方打听和协商,才将其接下并开始一系列修复。他还会时不时带学生前来写生。”妈庙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忠说,李子行还根据村中古建筑创作了《客心深处》系列油画,描绘了村庄的屋舍和巷陌,也寄托着村民的乡愁。

近年来,妈庙村优化基础设施,美化亮化道路,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提升,用好党建主题公园、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老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惠州市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村内打造了具有民国风特色的摄影基地,采取对古建筑附近一带居民楼进行风貌管控、设置乡村振兴标识、打造红色打卡点等措施,还在村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体活动,鼓励外出人才回乡创业。”李伟忠告诉记者,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保护古建筑等工作中,妈庙村变得整洁靓丽,吸引了不少游客入村探访。

如今,如何盘活妈庙古建筑,挖掘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焕发出新风采,走出一条具有妈庙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当地关注的话题。

李伟忠介绍,为了突出历史传承、守护文化记忆、彰显文旅特色亮点,将依托古建筑的优势,探索发展“古村+影视”“古村+节庆”等特色乡村旅游业态,开发摄影工作室、服装道具租赁、国风茶馆、农家乐、民宿等多元化产业,将村庄打造成历史文旅示范村。

“正在摸排村民对于村庄整体改造的意愿,共同探讨村企合作等方式丰富增收渠道,实现产业振兴。”他表示,将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工作,持续优化乡村建筑、环境风貌和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将妈庙村打造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省古村复兴的特色名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